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箱子里的大明在线阅读 - 箱子里的大明 第133节

箱子里的大明 第133节

    有了“关注”功能之后,李道玄连放大镜都不需要了,只要“关注”那本书,立即就可以将视线拉到很近的地方:啧!这本书,印得比《杨家将》还要好。

    原来,雕版匠在印刷这本书的时候,那可是抱着无比虔诚的态度在工作,每一刀都要雕得精细入微。

    高一叶的绘画功底其实很差,很多地方都画得不好。

    但是这没有关系,雕版匠的绘画功夫比高一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帮她补足就完事了。

    她画歪了一笔,雕版匠就帮她用十笔弥补回来,她把马道长的脸画歪了,雕版匠还能帮马道长补回一张端正的脸。

    在印刷的时候,印刷匠也用了最仔细的工作态度,保证油墨不乱溢,不糊块。

    最后的装订工作,更是连一页都不歪不错。

    高一叶翻了两下,就大喜过望:“哇,太好了,印得太好了,这本书,咱们赶紧开始卖吧。”

    三十二道:“在它开卖之前,我有句话可得和你说清楚。”

    高一叶奇道:“怎么了?”

    三十二认真地道:“高家书局,不是我用私人的钱包开的,而是咱们高家村的村库在负责盈亏,而这一本《道玄天尊除魔传》,也不是经由天尊的法旨来制作的,所以它不能用村库来支出。”

    高一叶听懂了,上一次三十二也告诉过他,雕版匠做这个活儿的工钱,也得由她来发呢。

    虽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但自己也应该遵守这个规定,否则身为圣女的自己带个坏头,别的人都胡乱调用村库的物资,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高一叶:“我懂啦,这两百册小人书,它们使用的材料,雕版匠的手工,相应的费用,都应该由我来负责。”

    三十二点点头:“如果一本都没卖掉,这些书花了多少成本,就得由你来付多少钱填补进村库。如果卖掉了的话,就可以从销售得到的银钱里拿出钱来,回填村库。还有盈余的钱,就是你的润笔费了。”

    高一叶:“咦?也就是说卖光了的话,我还能有钱赚?这个叫做润笔费吗?”

    三十二笑道:“书局出书,都是要给作者润笔费的,这事在江南繁华地区已经是既定的规矩,只是这陕北偏荒的小村子里,很少有人出书,所以你不知道罢了。简单来说,卖得好的书,润笔费就高,卖得不好的书,润笔费就低,或者根本没有润笔费。若是像你这样自费出书,卖得不好还要亏钱。”

    高一叶这下彻底懂了:“那我知道啦!”

    三十二微笑:“调皮捣蛋自费出书,卖得不好就会亏钱,这一点还请圣女【谨记于心】。”

    高一叶:“我才不在乎亏不亏钱呢,好啦好啦,别再说教了,咱们赶紧开始卖吧。”

    三十二笑着摇了摇头:“好,开始卖。”

    他指挥书店的伙计,将两百本《道玄天尊除魔传》,搬到了书局门口的书架上,摆好之后,派出两个伙计,站在书局大门口,大声吆喝起来:“书局出新书啦,出新书啦。”

    “新书?”高家商圈里那些逛街溜达的村民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刷地一下围了过来。

    为首一人,正是高家老村长。

    他现在一天到晚都在商圈里摆摊卖竹制品,离书店近,来得也贼快。

    听说书局出新书,老村长瞬间年轻了四十岁,一个箭步就窜到了书局门口,嚷嚷起来:“是不是《杨家将》出第三集啦?赶紧的,我早就想看了。”

    两个伙计笑道:“不是《杨家将》。”

    “哎?”老村长一脸的失望:“那是啥书?若是没有《杨家将》好看,我可不会买。”

    伙计一脸古怪的表情:“这本书好不好看,我可不敢说,您还是自个儿来看看吧。”

    说完,一名店员举起手,把《道玄天尊降魔传》亮给大伙儿看。

    村里识字的人,现在大多数都正在参观新学校呢,哪会在这儿,店门口一群人全是不识字的,那《道玄天尊降魔传》这一行字,没一个人认识。

    但是,画在封面上的道玄天尊圣像,大伙儿却一眼就认了出来。

    “呀,这不是天尊吗?”

    “好大胆,居然把天尊画在了小人书上。”

    “怎么敢的?”

    两个伙计一脸古怪表情:“这本书,是圣女大人亲手画的,书的名字叫做《道玄天尊除魔传》,我现在翻几页,大家自个儿看吧。”

    他们一边说,一边翻开了书页。

    大伙儿认真盯着看,马上就看懂了,道玄天尊下界游玩,看到一个贫穷的小村,村子旁边的山上住着山贼,然后山贼下山抢劫,天尊一伸手,啪……把山贼拍死了。

    村长看到这里,不禁“呀呀呀”地叫了起来:“这……这是我高家村的故事啊,当初天尊第一次显灵时,就是这般……老朽没有仙缘,无法看到天尊的手,只有一叶那孩子能看到,没想到……原来当时的画面是这个样子的……多亏了一叶把这事画下来啊。”

    老村长已经不用等着店员再翻页了,刷地一下摸出了一把铜钱:“这本书我得买!”

    旁边的村民一听这话,恍然大悟:“原来买了这本书,就能知道天尊当初刚显灵时的故事了。”

    “买啊!”

    “砸锅卖铁也得买啊。”

    一群人同时开始掏钱,一转眼间,两百册居然卖完了。

    没买到的人在书局面前大发脾气:“有没有搞错?这么重要的书,你们居然只印了这么点?”

    “是啊,这可是天尊的故事,不该多印刷一点吗?”

    这一下闹腾,吓得伙计们不轻,赶紧把三十二请了出来,三十二也没想到,高一叶那胡闹的小人书,东拉西扯拼凑出来的故事,居然能卖得这么好。

    他哪知道,人家高一叶这个就叫做“蹭了一波天尊的ip热度”,古人哪懂。

    三十二实在是措手不及,只好挥手道:“大家别急,雕版已经雕好了,马上再印,马上再印,有雕版的情况下,印起来很快的,要不了两三天就能再印刷出来很多很多……保证你们都能买到。”

    “你们不要闹了!”

    第226章 这样也能赚钱

    李道玄在箱子外面看着这一幕,嘴角疯狂上扬。

    这下高一叶要赚很多钱了。

    书卖得越好,她赚得越多。

    而且她这个情况还不一样,她相当于是“自费出书”,相当于是一笔投资,投资收益比起润笔收益那就高得更多了。

    简单来说,润笔费就相当于公公在起点网写书,起点给公公发稿费。

    而自费出书赚钱,就相当于公公自己开了个起点网。

    哪一种模式更赚钱,不言而喻。

    三天之后,第二版印刷的五百册也被一抢而空,高家书局只好再加紧印刷第三版,又是五百册,又是一瞬间被哄抢一空。

    这疯狂的哄抢活动,直到第六版,总共印刷了两千七百册的时候,才宣告结束,高家村已经做到“每家人都有一本甚至两本”,市场饱和了,才终于卖不动了。

    高一叶赚了一大笔钱。

    她有天尊养着,拿钱来毫无用处,想了想,干脆跑到流民谷里,把这些钱散发给了最困难的老人们。

    这样一搞,圣女出书赚了很多钱发给大家的事情,瞬间传遍了整个高家村……

    村子里那些擅长丹青的人,心里也不禁升起了一点小念头:画一本小人书,居然就能赚很多钱呢,我虽然不敢乱画天尊,但我编别的故事就行了呀,说不定也能靠这个赚一桶金呢?

    ……

    崇祯元年,七月十日,流民谷附近的黄土原垦荒,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了。

    大片的黄土原被翻松了泥土,整备成了方格的农田。

    大伙儿不争也不抢,约定俗成,谁家开的荒,那一片农田就归谁家使用。

    清涧县村民们并没有贪心,每家人都量力而行,只开垦了两三亩地就收手了,他们也知道,就凭着自己那一把锄头一身力气,不能贪多,否则管理不过来,最后还不一定有一小块田的收成好。

    不过……

    这一小片农田究竟用来种什么好呢?

    他们是从清涧县造反了逃过来的,当然没有携带种子,想要在这片田地里播种庄稼,还得购买种子,这需要一笔不菲的投资,如果不考虑清楚就草率出手,不但没好的收成,还要亏一笔种子钱,不由得他们不慎重。

    点灯子赵胜一大早就找到了高一叶这里来:“圣女大人,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高一叶:“什么呀?”

    赵胜:“咱们流民谷的人,已经开完荒了,趁着现在还只是七月中旬,还来得及抓住春天的尾巴种一批庄稼,但是大伙儿心里都不太有底,不知道您……能不能……请动天尊,为大家指点一下?”

    “原来是这事啊。”高一叶指了指天空中的矮云:“天尊正好在天上呢,他已经听到了。”

    赵胜赶紧抬头看天,露出一脸恳求的表情。

    李道玄正在吃孜然手撕排骨。

    赵胜说的话,他当然已经听到了,但是……自己在等的那个人,要她带的那批种子还没回来呢,这可如何是好?

    他正想到这里,眼角的余光一歪,不禁大喜。

    邢红狼回来了!

    还真是刚刚开始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她这次带回来的人还真不少。除了她自己本身的三十八名私盐贩子手下,还另外带回来了二十几人。

    其中有穿着文士服的穷酸书生,也有穿着粗麻布衣的贫穷工匠,浩浩荡荡,好大一群人跟着。

    而且她的手下们也不再是空着担子回来了,担子里装满了各种奇怪的货物。

    李道玄上次吩咐她要尽量带些村子里没有的东西回来,她也果然不负所托,见到村子里没有的就带上。

    什么景德镇的瓷器、西域运来琉璃盏、江南来的丝绸锦缎、倭国来的武士刀、鸡、鸭、甚至还有几只小猪崽……

    西安不愧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当真是可以买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货物的,其中甚至有一把红辣椒。

    对于一个双庆人来说,看到红辣椒还真是眼前一亮,有点小开心啊,看来得找个时间教小人们吃辣了。虽然教陕西人吃辣有点怪怪的,但谁叫你们的天尊是双庆人呢?

    天尊必须把你们带歪!

    当然,这种事不急,慢慢来乐,现在得抓住重点。

    她带回来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一担子玉米。

    玉米于1531年传入我朝,在明末的时候,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

    但是,仅仅只是“传播到”,并不代表大面积种植。

    李道玄在高家村、郑家村、种家村等周边数十个村庄,都没有发现玉米种植,甚至澄城县城也没有人提及,但是,邢红狼去到西安之后,稍稍一打听,还是把它弄到手了。

    只是旱灾时期,粮食价格高得吓人,一斗玉米已经卖到了八百文钱。

    邢红狼不在乎价格,她知道天尊指明要的东西,不需要在意价格,只管买就完事,于是弄回来了整整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