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当侧妃变成王爷在线阅读 - 第194章
翻页 夜间

第194章

    现在不同了,清竹现在拥有的疆域已经和大梁不相上下,有些项目的发展甚至超过大梁,比如火器,比如种植出来的粮食等等,如今的两国交往才是真正平等的,清竹此刻通知父母,你的女儿当皇帝了,当了好几年呢,就一点问题都没了。

    夏勉甚至颤巍巍道“竹姐儿真的是皇帝了?”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使臣对夏勉十分客气,“凤国的皇位,大凤帝已经传给陛下,现在我们陛下在启国历练,目前大凤帝正好在凤国,所以派遣我等前来互通国书,也是要禀告一下尊上的。”

    然后拿出许多的礼物出来,把夏家库房都塞满了几间。

    现在的情况太诡异了,夏家的女儿当了皇帝,这个还好理解,但是,这个女儿曾经是萧景的侧妃!萧景又早就说这位侧妃病逝了!

    难道她诈尸还魂还能当皇帝吗?

    当然这些消息只在上流圈子里流传,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

    萧景压根就不信,妈的,老子在这里守了差不多半辈子,这个位置就跟海市蜃楼一样,光让我眼馋了,自己那个假死远遁的侧妃却当了皇帝,老天爷,你特么一直玩我很开心啊!

    使臣自然不会特意去和萧景解释,萧景压根无关重要,他就是探望了一下夏家,之前已经按照正规程序投递国书,就等着着被平宣帝召见,然后再介绍一下大凤帝手底下的疆域,以及我们国家总体的情况,如果平宣帝愿意的话,大凤帝也希望来一次大梁,让两国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一些。

    平宣帝关心几件事,一,大凤帝到底是不是儿子的侧妃?二,她手里的疆域真的那么大?

    使臣当然不会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平宣帝也问不出口,第二个问题我说的是实话,信不信由你们。

    至于大凤帝的性别,凤国立国的时候就和大梁交往过,鸿胪寺至今还留有文案,不过那时候大梁并未把凤国放在眼里,不就是个番邦小国,还不值得大梁过多关注。

    可这一次不一样,人家像大梁展现的国力就让大梁的朝臣们惊讶,他们脑子里就在想一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别的且不论,人家船上的火炮,那个做不了假,也是因为这点,大梁就得重视这位女帝。

    萧景现在只能入宫告诉老爹,我的侧妃当年没死,假死远遁了。问他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啊,我待她可好了,不信您老自己查,谁知道她脑壳有洞,从我家里跑了呢,就因为跑了侧妃,我也觉得没脸,所以只能报病亡,我都没对夏家使过绊子。

    现在翻陈年旧案肯定没什么意义,至于大凤帝的父母,平宣帝还只能好好对待。平宣帝可不会傻的拿夏勉夫妻要挟清竹,那就太low了,也于理不合。

    夏家可是大梁人,夏勉还是致仕的官员。

    那这就很尴尬了,怎么处理呢?

    平宣帝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臣们还是很靠谱的,萧景的侧妃早就没了,病死了,皇家宗谱上都记得明明白白,而且这位侧妃娘娘也没孩子,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凤帝就是大凤帝,和萧景全无干系,至于大凤帝的来历,夏家族谱上改个名字不就行了.

    最后让夏家硬生生编造出一个夏青珠来,嫁给萧景的就是夏青珠,后来病亡了,夏家还有一女名叫夏清竹,因为幼时体弱多病,一直养在乡下,后来那个地方遭了灾,夏家女儿流落到了海外,至此开创出一番新天地!

    麻蛋的,真的是有理有据,有头有尾啊!平宣帝自然不承认自己蠢儿子弄丢了一个能当皇帝的小老婆。他甚至觉得萧景蠢得出奇,那个夏侧妃在你府上也好几年,你就是留不住人,你好歹让她生个孩子,女人有了孩子,肯定想法不同,即便她现在是女帝,也会照拂自己的孩子吧,萧景倒好,让人家毫无留恋的跑了!

    连皇室档案都一并改了,最不满意的可能就是萧景,但是现在他的个人意愿无足轻重,如果大凤帝要来,皇家就得做好准备,拿着清竹曾经是萧景侧妃的把柄只能惹怒大凤帝,对两国交往没有一丝益处。

    将来野史或者外传可能传出这些话,在大面上得保证大凤帝的来历清白干净,而且真相说出来皇室也没什么得脸的,一个被皇室认定死了的侧妃成了一个大国的皇帝,能给你皇室带来什么脸,除了说你们有眼无珠,没什么别的了吧。你就是在暗地里酸凤帝,面子上得维持一个大国的气度。

    萧景回家砸了一屋子摆设,他已经好些年没发过这么大的火了,至于火从何来?他也说不明白,就是觉得憋屈,憋的难受!

    王妃也算知情人之一,她更懵逼啊,这都二十来年了吧,她的女儿早就出嫁,连儿子都娶了媳妇生了孙子,怎么当初的夏氏成了皇帝,还要和平宣帝平起平坐,这个太玄幻,她接受不能。

    至于萧景的侍妾,这么多年过去,她们也早就不在争风吃醋,都围着儿女转悠呢,就连蒋氏,清竹走后几年也生了个女儿,如今正在为女儿的婚事犯愁,怕王妃不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她们还没渠道知道清竹的事。

    第95章 第九十五章

    清竹向平宣帝展示了国力, 让平宣帝不得不重视她,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她就是把当初萧景不太重视的一些农作物让使臣带了过来,然后告诉平宣帝,这些东西不挑地,然后产出大, 推广出去就能让百姓将来每天能吃上一顿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