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在线阅读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124节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124节

    他是觉得陈老三媳妇儿这事儿做的不地道,但也不大相信陈家明会乖乖跟陈家人一起做买卖,还把钱给陈家人的。

    不过陈家明又说翻了脸……

    这后面不给钱翻脸,倒像是陈家那几个眼皮浅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情。

    张大队长心底思索着,又去想除了陈家人,陈家明还能跟谁一块儿做生意?

    想来想去,他们大队上是找不出一个。

    毕竟陈家明独来独往惯了,又神出鬼没的,连他跟谁交好都难以把握。

    这里离河东大队还要近一个小时的脚程。

    但回去的人多,革委会的自行车也载不下,只好推着车子在前,叫陈家明他们跟着。

    陈家明听话的走在后面,身旁陈小婶儿正对着他怒骂,“王八羔子!我们陈家供你吃喝上学,你就是这么对我们的?把投机倒把的罪名往我们身上推?”

    陈家明一言不发。

    张兴旺却忍不住开口,“婶子,你少说两句吧。”

    他是觉得陈小婶儿这段时间来,越来越疯魔了。

    “凭什么不叫我说?”陈小婶儿又将矛头调转向他,“你们张家跟他一伙儿的!”

    “我……”张兴旺跟他爹也处理过一些大队上的事情,自认能独当一面。

    可面对她,只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我跟陈家明又什么交情,帮他干什么?”

    他叫陈小婶儿少说两句,还不是为了她好?

    革委会的人走的一脸怨气,“别嘀咕了,有什么话等看完证据再说。有本事等证据亮出来再这么喊。”

    “等就等!”陈小婶儿小声说。

    话说的厉害,模样却十分怂。

    他们走远了,河东大队上才议论起来。

    说实话,他们也不太相信陈家明会跟陈家人合作。

    只是……

    “陈家明才多大,还是个孩子呢,这哄两句不就回来了?再说他爹还在陈家呢!真能跟陈家断了啊!”

    “那陈老三媳妇不能生,可不就是得指望老大老二给她过继,不然可没人给她养老。”

    “陈家明是挺听话的,他娘坑害宋知青那回,怎么回事儿咱们都知道,不可能是她娘一个人的主意,肯定有陈家其他人插手,但是他后来不什么也没干么?”

    “要是我娘被别人坑去坐牢,我拼了命也要跟他们算账!”

    “咱们说这些都是白说,指不定他们连吵架都是演给咱们看呢!”

    “陈家明那卖馒头大概挣了多少钱啊?”

    “你打听这个干什么?也想去卖馒头啊?”

    “我可不敢!万一张红菊再给我举报了,那我可真是没点儿哭!”

    张红菊便是陈小婶儿的名字。

    赵胜男她们听着大家的议论面面相觑。

    姚娉婷好奇的问,“满冬,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这样?所以才不慌张?”

    宋满冬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慌可没用。”

    她刚刚一瞬间想的都是被抓之后的事儿,自己的钱和东西得安排妥当。

    要是只交卖馒头赚的钱,就可以免收责罚,那这对她来说算不上什么难事。

    陈家明避开她视线的时候,宋满冬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没想到陈家明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但也没提到她任何讯息。

    等战火引到陈小婶儿身上,宋满冬才想起旁的事情。

    仔细一琢磨,便发现了些奇怪之处。

    她跟陈家明卖的可不止是馒头,还有月饼和红枣糕。

    革委会的人只要仔细打听,不难知道的。

    而比起卖馒头赚的钱,月饼和红枣糕赚的才是大头。

    他们既说讲究证据,不偏听偏信,却不深查。

    宋满冬心底琢磨半晌,将其归咎于是东风公社革委会独特的处事办法。

    毕竟早先就说了,他们这里对做卖卖的事情核查不严,一般来说都是民不举官不究。

    “行了行了,别说了,赶紧上工!”大队书记举着喇叭喊人,“还想不想回家好好过年了!”

    赵胜男他们也没时间跟宋满冬说,只能揣着疑惑和忐忑先去上工了。

    “没事儿。”宋满冬反过来安慰他们,“你们别总记挂着我,仔细干活就行。”

    “革委会的人不是说了,把赚的钱上交就行了,大不了我交钱。”

    “你能这么想就好。”赵胜男放心不少。

    “我又不是守财奴。”宋满冬无奈道,“钱跟我自己比起来,哪个重要我还是知道的。”

    “交钱的不应该是陈家人么?跟满冬你有什么关系?”陆许山还在状况之外。

    “没关系。”宋满冬叹气,“你上工去吧。”

    徐清难得开口,跟赵胜男他们想法却不同,“别想那么多,我倒是觉得陈家明不会提起你。”

    “他要是想说一早就说,翻来覆去的证词也不可信。”

    宋满冬点点头,对这点也是认同的。

    看他们都陆陆续续的下水渠,才回来准备起晚饭。

    刘大姐饭做的心不在焉,“也不知道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她说着又动了动嘴巴,显然是有话要说,可是看见宋满冬在身侧之后,有人住了。

    宋满冬想起之前的事儿,知道她是有所顾忌,便说道,“刘大姐,我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人。”

    “实不相瞒,我在市里的时候,也常常去黑市买东西呢。”

    刘大姐松了口气,“就是说啊。”

    “我们本来手上前就不多,这大队上谁家还没有个去黑市卖东西换钱的时候!”

    “陈老三媳妇自己不想过了,怎么还牵连我们?”

    她说着愁眉苦脸的,“革委会一查,黑市又要换地方了,也不知道下回去能不能找到。”

    对城里人来说,多走几趟,肯定还是有办法找到的。

    可她们几天甚至几个月才去一趟公社,到时候得提着东西满公社的乱走。

    “总能有办法的。”宋满冬宽慰她。

    刘大姐埋怨过陈小婶儿后,又想起来,“也不知道现在大队上那边儿怎么样了。”

    宋满冬也十分关心,但不能泄露分毫,只憋出来一句,“想来革委会的人会照实处理吧。”

    她平日里不是好奇追问的模样,这会儿有问题也不敢问。

    姚娉婷则是已经跟人打听了起来,“婶子,咱们大队上之前有投机倒把被抓的人么?还是陈家明是头一个啊?”

    “别说咱们大队,整个公社都没几个投机倒把被抓的。”在她身旁挖土的婶子没好气道,“我听人说,那些赚大钱的人都不往咱们公社来,觉得咱们这边儿没什么人买得起。”

    姚娉婷深以为然。

    三毛二的工分,能买得起啥?

    半年的工钱,还没城里人一个月多呢。

    “那之前被抓的也都去坐牢了么?”姚娉婷又好奇问道。

    她经常问来问去,跟她相熟的几个婶子早就习惯了,也不隐瞒,“之前吧,就前两年河西大队有一个,交了钱就放了。”

    “那小伙子卖的自家粮食,也是被人给举报了,拢共才赚了三块钱。”

    婶子说完,又提到陈家明,“陈家明这卖馒头,也赚不了几个钱。”

    “要不是张红菊去举报,恐怕都懒得管。”

    “我也觉得。”姚娉婷点着头,“馒头那么便宜,能赚几个钱。”

    一群人附和起来,还有人嘀咕,“我觉得都什么人买,馒头谁家不会自己蒸啊?”

    买还是有人买的。

    姚娉婷心道。

    宋满冬每天做多少馒头她们可是都瞧见了,要不是卖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天天做那么多。

    就以她的角度来看,还真不一定是家家都自己蒸馒头。

    她爸妈工作忙的不行,在外面下馆子都是常态。

    不过这些还是别说出来冲击河东大队的人的认知了。

    ·

    他们在这头议论着,陈家明跟革委会的人也终于到了大队上。

    河东大队的人分作两半,青壮年大都在修水渠。

    年纪大的和孩子都在家里收拾家里的事儿,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在改梯田和修农田。

    地头有孩子远远瞧着一群人回来,便好奇的凑上前去,发现是张大队长也不害怕,还问起来,“大队长,你们怎么回来了?”

    张大队长也好声跟他解释,“我们回来办点儿事儿。”

    一进村子,路便快了。

    一群人在陈家门口停下,革委会的人示意陈家人上前开门,又看了陈家明一眼。

    陈家明正神色复杂的看着面前掉漆的黑色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