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在线阅读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21节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21节

    凉皮这东西,当作正餐也行,当作凉菜、零食也可。大人偏爱加了油泼辣子的,小孩子则喜欢多加点糖,酸甜可口的。

    每日一出摊,凉皮就火速卖完了,甚至还有食客大早上就开始排队,等待方念真到来。

    更有甚者,直接找到了方念真的家求购。

    凉皮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方念真的想象,她意识到这其中巨大的商机,但王氏偷学菜谱一事,又让她放不下戒备心。

    最后也只能是找了莫大姐和石嫂子,让两人闲暇时帮自己蒸凉皮,按数量算钱。

    这个挣钱方式可激发两人的干劲儿了,这不就是多做多得吗!

    莫大姐带了栓子,石大嫂带着小石头,比着赛地在方念真的小院子洗面、蒸面,一直忙活到天都黑了才回家。

    即便是这样,也只是勉强供得上卖,仍然有很多人不排队就买不上。

    方念真卖凉皮这十几日累得浑身都要散架子了,但是数钱也数得手软了。

    刨除了成本和人工,她的净收入能抵得上她之前挣得所有的钱。现在她的小金库赫然已有几十两银子了,在新云州也算是个小康阶级了。

    且每日莫大姐都带着栓子出来,不把他一个人扔在家里,这孩子话也多了,身体也皮实了些。

    小石头也拥有了自己的“零花钱”,骄傲得很,干活越发卖力。

    方念真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她心里暗下决定,如果到了五月,这生意还这么好做,她就盘一个小店,扩大规模。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四月底了,眼瞅着端午节就要到了。

    方念真决定做一些粽子,她问过了,新云州这边多是吃蜜枣粽或白粽。方念真想做一些肉粽,不过她无法判断新云州人民对肉粽的接受度。

    所以五月初一,她就推出了活动,买凉皮或盒饭,就赠一个小粽子。

    粽子很是小巧,都没有手心大,一个小孩儿两口就能吃掉,大人一口就能吃没。

    不过,因是免费赠送的,方念真又事先声明了这是“试吃装”,也没什么煞风景的人出来吐槽。

    别看这粽子小,可比大粽子难包多了,莫大姐和石大嫂都没能包成,还是隔壁的胡阿婆技艺老道,协助着方念真包完了。

    小粽子有肉粽和甜粽,并没有做区分,食客全凭运气。

    大家本来听说肉粽还挺奇怪来着,从没见过最这样的吃法。但是,自从品尝了,也有一大部分人说能接受,一半的人说好吃。

    只有极个别的人觉得,粽子还是只有甜的好。

    方念真见状,在端午前两天就推出了粽子售卖,如今她的摊位是越摆越长了,又要卖盒饭,还要拌凉皮,现在又加了粽子。

    甜粽的销量一般,毕竟几乎家家都会做,方念真卖的甜粽无非就是舍得放糖、造型更好看。

    肉粽却是卖了不少,她这可是独一份!别人家也有想模仿的,但是很难,不是肉和粽子融合不到一起去,就是有肉腥味。

    端午前夜,想着也不会有吃盒饭的,方念真干脆把时间都用来准备粽子上了。

    端午当日,她便只卖粽子,把粽子卖光了,便回了家。

    她和莫大姐约好了一起过节,莫大姐回家换了身衣裳,就带了栓子过来。

    大福已经熟悉了栓子,栓子很是喜欢小动物,他真得是个很细心的小朋友,还给大福带了礼物——用竹条编了个空心球,一人一猫踢着玩。

    方念真想着端午总要吃点不一样的,总不能天天卖好吃的,过节反而亏待了自己。

    晶莹剔透的红烧肉、酥脆的炸丸子,还有红通通的辣子鸡是给大人吃的,莫大姐则是拌了个拿手的凉菜,还带了竹笋过来,跟肉片一起炒了。

    再把自己留的粽子煮了,也满满摆了一桌子。

    人不多,虽没做太多分量,却是样样都用了心的。隔壁石家和胡家都送了自己的菜过来给他们尝,方念真就特意做了糖醋荷包蛋和炸薯条哄几家的小孩子。

    一顿饭吃得和和美美,几家俱欢。就连大福都满足地打个饱嗝睡了过去。

    这日,石友回来了,他为官府干活,总是能听到很多消息。

    “咱们新云州要延长宵禁了!天头慢慢变热了,说是可以办夜市了!”

    方念真眼前就是一亮,“真的吗?!”

    作者有话说:

    要进军夜市了……啊,好想吃烧烤啊!

    第23章 烤面筋

    五月,新云州颁布了新政令,主街上可以开夜市啦!

    可以从申时开到戌时,方念真早已经适应了古代的时辰算法,开到晚上九点也很不错了!

    为了方便监管,维持秩序。若是想摆摊,是要到府衙交摊位费登记入册的。

    不过这也就是走个过程,摊位费仅仅十文一月,对于要摆摊做生意的人来说,都负担得起。

    方念真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自己现在能做成的几种小吃,好像也就烤面筋比较容易了。

    登记过后,方念真就把摊位暂时定在了自己的盒饭摊前。

    这样就中午卖正餐,下午回家准备一下,晚上再来出摊卖小吃。

    是有点辛苦,不过想到小钱钱在向她招手,方念真就一点也不觉得累了。只要不是早起,什么都好说。

    隔壁石友大哥本就是铁匠,方念真向他订了个可以架起来的小烤炉。

    又忙活着削了好几天的竹签子;好在新云州有卖炭的,不用自己制碳了。

    五月初九这日,方念真终于出了夜市的小摊,她别出心裁地定制了两盏包了彩色纸的小灯笼,一个写着“方记”,一个写着“烧烤”。

    她仔细想了一下,如果烤面筋生意好,她还是想扩大规模的,就不能局限在“烤面筋”三个字上。

    生面筋是她改了凉皮的配比做出来的,毕竟凉皮洗出来的那一小坨太少了,不够用。

    而且烤面筋用的面筋需要更光滑,试验了好几日才找到了满意的比例,这几天她就吃各种不成功的面筋,拌着吃炒着吃,都快吃吐了,大福闻见生面筋的味道都直龇牙。

    中午在盒饭摊上告诉了食客,自己晚上要出摊烤面筋的消息。

    第一天出摊,石家两口子还特意帮她把烧烤炉推过来,帮她串面筋,杂七杂八地干了不少活,帮她把这个摊子撑起来。

    所以第一炉,方念真就烤了十串烤面筋,给自家人吃。

    她做了两种调料,一种是辣椒末、胡椒粉、芝麻碎和盐做的干料;另一种是红通通的甜辣酱。

    她实在是没发现有卖孜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没传过来。

    炭火旺盛,方念真的小摊也亮点多多,装饰显眼。烤面筋定价也不贵,两文一串,五文四串。

    石家三口人就等着做第一批食客,也是捧个人场。小石头已经闻到香味儿了,搓搓手等着接串。

    “烤好啦!小石头吃甜辣酱的吧,那个相对来说,不怎么辣。”方念真看着火候正好,就把面筋从烤架上拿下来,准备刷料。

    “啪嗒”,刚离开烤炉,签子就断了。方念真护了一下才没把烤面筋掉地上,赶紧小心翼翼地转移到刷料的盘子里。

    拆开一个面筋检查,只见竹签中间都烧黑了,所以断掉了。

    她抬头和石家三口面面相觑,“呃……可能是火大了。”

    好在十串面筋,只断了四个,方念真想给他们吃没断的那几个。

    石家人却执意要吃断掉的串,说是这样的不好卖给别人了,自家人吃了算了。

    她却没允许,拿了新的签子,把断掉的串重新串了起来,刷好料递给了他们三口六串,自己吃一串断掉的。

    小石头吃的是刷甜辣酱的,小孩子还没掌握撸串技巧,嘴角两边蹭了不少的酱,“嘶,念真小姨,这个真好吃啊,有点儿辣,但更多的是甜。”

    石家两口子则都是一串辣酱的,一串撒了干料的。

    石友大哥很是赞许,“外皮都有点酥了,这干料和甜辣酱味道也都好,真香。这个下酒也好!”

    方念真在又烤断了几串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竹签用水泡一下,再串面筋烤,终于不再断掉了。

    几口人就围着方念真的摊子吃,天色这时候也暗了下来,方念真点亮摊位上的小灯笼,红红粉粉的灯光,映得二十米开外就看见了“方记”的小摊。

    逛夜市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老食客也有特地来支持生意的。

    “方记”这小摊上辣椒面的味道太霸道了,香味儿都飘出去很远。

    不仅逛街的食客来买,附近卖糖人、煮馄饨的摊主都忍不住来买了一串尝尝滋味儿。

    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刷甜辣酱的,只有小吃摊的老食客,吃惯了辣味的,会直接选择撒干料的。

    第一天出夜市,方念真没有准备太多,不到八点就卖完回了家,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饥饿营销”。

    石家刚好也逛完了夜市一条街,帮她把东西收了起来,一起回了家。

    方念真就和石大嫂复盘,“光忙着面筋的事儿了,我该再做些酸梅汤的,他们辣得吸溜吸溜的,都去买斜对面的银耳羹了。”

    石大嫂就抚掌大笑,“哈哈哈,我说那个摊主怎么一直望着你笑呢,敢情是你给人家‘送钱’了。”

    后来的日子,方念真果然做了一大桶酸梅汤带着出摊,配着烤面筋,销量也很好,银耳羹的摊主也不再对着她笑了。

    -

    白天的凉皮,晚间的面筋,简直要把方念真榨干了,怎么做都是不够卖,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得转换个模式了?现在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

    她包的是人家羊杂汤店的摊子,到六月末也就到期了,迟早要换个铺面的。

    如果自己想开个小店,可能还要小小装修一下,再定制些器具,那么,现在就该开始物色店面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寻了个牙侩,让他帮忙寻一处妥当的店面。

    不出三日,就来了消息。

    “就在你摊子的斜对面,他家是做早餐生意的。有事要离开新云州了,不过这店子直接卖,不租,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他卖多少钱?”

    “二十五两,现在我就可以带你去看看店面。”

    这个价格让方念真有点犹豫,她本意是租一个铺面,现在要是花这么多银子,对她的现金流还是蛮有影响,风险也很大。

    但是,等到她进了店,就又有些心动了。

    因为这店面的后面,还有个小院!方方正正的围着三间房,还有口水井。

    这个后院若是作为作坊可太好了,一些需要保密的加工,还在自家小院做,不需要保密的,就在这个后院完成。

    请牙侩又去讲了价,两家面谈了一下,最后达成了共识,二十两银子。

    牙侩很是专业地办好了手续,拿到房契那一刻,她都感觉有点不真实。算上中介费,这一下子就掏空了一半的小金库,方念真属实有点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