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贫家子的科举路在线阅读 -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7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7节

    “爹,您吃了没?”

    “吃了吃了!”

    林三柱摸了摸饿的只差咕咕叫的肚皮,心想,等儿子吃好了,自己马上就能回家吃了。

    “狗子,同桌把书给你看了吗?”

    “看了啊,爹爹你放心吧,同桌对我可好了。”

    林远秋并没说实话,他决定,在《三字经》买来之前,学堂里的糟心事,他还是不要对便宜老爹说了,也好让对方安心的去挣银子。

    听了儿子的话,林三柱顿时放心不少,这下自己就不用担心孩子会挨夫子的训了,只是不知是谁家孩子这么好心。

    “狗子,与你同一桌的是谁啊?”林三柱开口询问。

    “是大爷爷家的文进堂哥。”

    林文进比自己大上两个月,喊他堂哥是肯定没有错的。

    文进堂哥?

    林三柱诧异,文进不就是大伯家的小孙子吗?

    他会把书拿给狗子看?

    两个孩子不是才打过架吗?

    他怎么就这么不敢相信呢。

    只是小孩子家家,指定有啥说啥做不得假,所以,狗子说得肯定是真的。

    而不远处的大樟树下,林金财已经从小孙子嘴里,得知了林远秋根本没有书的事。

    林金财不禁摇了摇头,他就说嘛,二弟怎么可能有闲银供孩子念书,原来竟打了蹭书的主意,也不怕丢人,可真是胡闹。

    吃过早饭,正在堂屋抽着旱烟的老林头,忍不住连打了三个喷嚏。

    见状,吴氏忙回房拿了件外套给他披上,如今一日比一日冷了,可千万别着凉了。

    见老头子时不时朝屋外看,不用多猜,吴氏就知道他在看什么,现下除了老三父子,其他人可都在家里呢。

    吴氏回房抱出针线笸箩,拿起补了一半的衣裳,边缝边朝老林头说道,“咱俩要不打个赌,我说用不了三日,狗子定是不愿再去学堂了。”

    每日都得早起,小孩家家的哪里受得了这辛苦,等过了两三天的新鲜劲儿,保证懒得再去了。

    老林头并没接吴氏的话,因为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早上的一幕,瘦瘦的娃儿,斜跨着的书袋,小脊背挺的直直的,再配上坚定的步伐,快步往前走去。

    老林头觉得,这次打赌,老伴肯定得输。

    果然,一连五天过去,林远秋还是与第一日一样,早早起了床,梳洗完毕后,再带上水,直接去往族学。

    而老林头,也如头一天那般,帮着开门,接着一路跟送着小孙子,亲眼看着他走进班舍。

    至于族学里的林文进,照旧用袖子,遮挡着自己的书。

    不过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就比如,家长们不用再提着竹篮给孩子送饭了。

    每次早读课之后,王夫子会让学生们直接回家,依旧是半个时辰,凡是迟到者,除了在门口罚站外,还要被戒尺,打十个手心板。

    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敢迟到的人。

    ……

    这日,未时刚过,天上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伴随着雨水而来的,则是阵阵寒风。

    温度顿时下降了不少。

    林三柱抬头看了看天色,灰蒙蒙的,看样子,雨一时半会儿肯定停不了。

    马上就是学堂下课的时间,林三柱没再耽搁,撑起油纸伞后,飞快往族学跑去。

    因为下着雨,林三柱直接去了沿廊,站在这里,倒是不会淋到雨水。

    沿廊的最东头,有个支摘窗,窗页正用木杆子支着,站在走廊的这头,能清楚看到班舍内的场景。

    林三柱有些心动,轻挪脚步往支摘窗靠去,等离近了后,便猫着身子,透过窗缝往屋里看。

    只见狭长的班舍里,王夫子一身青色长袄,手捧书卷,一边踱步一边念着书上的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再看底下的学生,一个个边读边翻着桌子上的书本。

    只有他的狗子,双手放置身后,背直胸挺,眼睛跟着夫子,一字一句认真读着。

    再看狗子面前的课桌上,空空的,啥都没有。

    咚!!!

    林三柱仿佛听到自己的心,被狠狠的锤了一下。

    ……

    第7章 去镇上

    给学生们留了回家背读的作业后,王夫子就让大家下学了。

    下雨的天,来接孩子的人有不少。

    来过几回,林三柱也算知晓自家儿子的性子,知道他定会走在最后一个,便退到一旁,看着其他孩子相继从班舍出来。

    能送得起娃儿来族学念书的人家,家境在族中也算是过得去的,这不,为了这次上学,好多人还特地给自家孩子做了新衣裳,虽都是一些普通棉布,可看着也要光鲜了不少。

    而满身补丁的林远秋,与他们走在一起,如同小乞丐一般。

    再看其他孩子背着的书袋,一个个都鼓鼓的,只有林远秋的,瘪瘪的贴在跨上,一看就知道里头啥都没有装。

    林三柱越瞧心里越是难受,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实在太过没用。

    想到刚刚在窗外瞧到的一幕,想到大伯家小孙子以袖遮书,一副做惯了的样子,林三柱忍不住开口问道,“远秋,今日文进把书借给你看了没?”

    “看了呀!爹爹您放心吧,文进堂哥每天都有借书给孩儿看的,不信你听,孩儿如今都能背上好一段三字经了呢。”

    说着,林远秋便一字一句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稚童嗓音清清亮亮的,响转在空旷的村道上,显得格外的好听,可入到林三柱的耳里,只觉心中五味杂陈。

    再看到儿子满脸的认真,林三柱那句“咱们再不去念书了”的话,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蹲下身子,好让儿子趴到他的背上。

    雨后的路,满是泥泞,要是不小心弄脏了棉鞋,家里连双可以替换的都没有。

    ……

    炊烟袅袅升起,等林三柱背着林远秋到家后,晚饭已经做好了。

    吴氏总觉得今晚老三话特别少,见他捧着饭碗,没待多久就回房去了。

    吴氏有些担心,老三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转念又想起方才三儿子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哪儿不舒服的人。

    吴氏摇头,管他呢,反正老三时不时会发发神经,她已经见惯不怪了。

    吴氏肯定想不到,她的三儿子,从族学接儿子回来后,就开始满脑子的挣银子大计了。

    林三柱心想,既然狗子喜欢念书,那他这个当爹的,无论如何,都得把念学的书,给儿子买一本回来。

    还有,同样是念书的娃儿,他家狗子凭什么就穿得破破烂烂的。

    所以他一定要挣银子,挣很多很多的那种,自己这个当爹的,怎么都得让狗子穿上新衣服才行。

    只是,该做怎样的营生呢?

    林三柱捂着脑袋想了又想。

    对了,要不自己就去镇上码头帮人扛货吧,村上就有常年在那里做活的人,听说工钱可以一天一结,挺不错的。

    只是,林三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板,和那几个壮硕的村人实在不能相比。

    所以,自己要是吃不消该怎么办?

    到时他会不会被货物压趴在地上啊?

    林三柱越想越害怕,算了算了,他还是换一门挣钱的营生吧。

    很快,林三柱又想起常来小高山村的周货郎,每次对方只要担子一到,村里的小媳妇老大娘们就会飞快围了上去,想来很挣银钱才对。

    林三柱觉得,当个货郎肯定不错。

    可是,林三柱想起,当货郎得去县城进货,自己没本钱啊。

    何况,这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的,多累的慌啊。

    还有,再过一段时日,说不得就要刮风下雪了。

    到时冰天雪地的,自己挑着担子行走于乡间,那还不冻死个人。

    一想到自己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林三柱头摇成了拨浪鼓,不去不去,这货郎生意可千万做不得。

    于是,在这样不行,那样做不得的自我否决下,事情很快又回到没银钱买书的原点上。

    林三柱叹气,想挣银子可真难啊。

    正当林三柱拍着脑门,准备再好好想想其他法子时,眼睛却不经意瞟到了炕上的那件新棉袄上。

    灰棕色的布料,里头用的全是新棉花,且因着今年柿子多卖了几百文钱,是以,大嫂她们去买布料时,他娘特地让选了棉布来做面。

    再加上冯氏细腻的针脚,所以,这件棉袄怎么也能值个几十文吧。

    林三柱心想,有了好几十文,到时自己就去书肆问问,看有没有便宜些的《三字经》,只要不短了章页,哪怕旧点也没关系。

    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林三柱有些得意,自己可真是聪明,难怪他家狗子这么机灵,准是随他这个爹了。

    想到就做,林三柱找了块包袱布,摊开,然后把棉衣叠巴叠巴,就打起包袱来。

    等林远秋吃好晚饭回到房间时,瞧到的正是便宜老爹把新棉袄包成一个大包裹的一幕。

    “爹,您把新棉袄装到包袱里做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