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在线阅读 - 043:永王殿下的粮草储备,数量恐怖!

043:永王殿下的粮草储备,数量恐怖!

    俨然已形成县城规模的复州湾港区,距离已经改名为关堡郡城的羊关堡不过百余里。

    春寒料峭中。

    车马徐徐行。

    一路上。

    陪着自家三哥朱慈炯的朱慈炤,边赏着车外风景,边吃着炙烤瓜果肉食。

    好不惬意。

    辽东苦寒。

    虽说拥有着大明国最为肥沃的黑土地。

    但,受寒冷天气的影响,春耕基本上要推迟到农历三月末。

    加之明朝小冰河期。

    辽东半岛的春耕时间更是被延后到了农历四月中旬。

    若非这关外严寒天气,以辽东的肥沃土地,哪怕只是一年两种两熟,农作物的产量也会远超大明腹地、碾压江南富庶地带。

    朱慈炯,抿着美酒,吃着炙肉。

    望向车窗外。

    那延绵不绝的田垄,与穿着御寒衣物的农夫百姓,接连至天,颇有几分繁华盛世的景象。

    若非知晓这是辽东半岛的南部沿海,随时有被后金建奴大军侵袭风险的险要之地。

    朱慈炯甚至怀疑自己去到了江南富庶之地……而且是成祖、仁宗、宣帝治下的江南府道。

    当真是,颇有几分梦回大明盛世之感。

    情感复杂的朱慈炯,不由得叹口气。

    自家这位老四,当真是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若是早生个百余年,没准真能扭转大明的局势,不要让那位只知修道求仙、懒于治国抚民的万历皇帝祸害这大明天下。

    无比感慨的朱慈炯。

    借着酒意,有些口无遮拦。

    “老四啊!”

    “来时,父皇托我问问你,是否需要他的协助?”

    “我觉得吧,辽东地界,形势错综复杂,你到不如上道折子,换个地方就藩!”

    “比如说,在大明腹地挑块风调雨顺之地……我看淮安府、太仓府就蛮不错嘛!”

    淮安、太仓?

    可别闹了吧。

    要知道,历史上的南明,人事错综复杂,朝廷内部倾轧的程度,甚至超过如今的京师北平!

    让朱慈炤去江南就藩,跟那些老爷公子、皇亲国戚搞些复杂头疼的政治斗争?!

    可别闹了。

    还是这乱成锅粥的辽东比较好。

    自己有多少实力,就啃下多大地盘。

    一切实力说话。

    简单粗暴,简洁明了。

    见朱慈炤不吭声。

    朱慈炯继续劝道。

    “辽东苦寒地,若是四弟能去江南就藩,别的不说,光这粮食产物都能一年两种两熟,而且朝廷对江南的辖制权还是很强的。”

    对江南的辖制权很强?

    可别开玩笑了。

    江南一带,那可是东林党人的大本营。

    朱慈炤可没那闲心思,跟这群酸腐秀才,斗智斗勇!

    这帮天天抱着圣贤书死啃的玩意,别的本事没有,窝里斗的功夫堪称一流。

    “三哥,你说江南一带,每年两熟?”

    “若是我给你说,咱这辽东地界,粮食一年三熟,而且亩产五百石,你怎么看?”

    哎?

    倒是将这茬给忘了。

    明显有些微醺的朱慈炯将广宁府上书的折子中,提到的复州湾、羊关堡一带堪称逆天的粮食产出给忘了。

    “噢?”

    “老四。”

    “你可别骗我三哥。”

    “这辽东地带,天气苦寒,怎么可能会有一年三熟的麦子稻米呢?”

    望着有些摇头摆尾,酒气熏人的三哥。

    朱慈炤笑了笑。

    指向外面那接田碧叶。

    “三哥。”

    “你瞅瞅。”

    “这些碧绿的植被,可并非刚插下去的秧苗,而是等待收货的马铃薯!”

    啥?

    顺着朱慈炤的手指之处,朱慈炯将脑袋伸出车窗外。

    伴随着寒风袭面。

    原本的三分酒气,被冻的还剩下一份醉意。

    朱慈炤命人停下车架,自己跳到田亩间。

    他随意扯出几棵植物,那硕大且连成片的根茎,令朱慈炯有些意外。

    从来只听说过农作物食用的是果实。

    这被老四称为马铃薯的农作物,居然吃的是根茎?

    “这就是之前我所吃的马铃薯?”

    在得到老四肯定的答复后。

    朱慈炯愕然地望着那延绵不绝的田垄。

    这一颗马铃薯的根茎就能产出近十斤的马铃薯。

    这几乎望不到头的田垄,所能收获的果实,简直堪称天文数字。

    更何况。

    按照老四的说法,马铃薯在辽东地带,那可是一年三熟。

    见朱慈炯满脸愕然震惊。

    朱慈炤淡然笑着说道。

    “三哥,现在你还觉得官僚倾轧严重、文人勾心斗角的江南富庶地带,真的比我这辽东‘苦寒’之地还好吗?”

    面对这位冒着生命危险,跨洋而来探望自己的三哥,朱慈炤不想将话说的太逆耳。

    只是轻描淡写地点出,那江南一带,他压根看不上。

    沉默良久。

    朱慈炯这才长叹着点头。

    “老四,你说的没错,这辽东更适合你。”

    “而且,你真的为父皇、为大明,立下大功了。”

    作为崇祯的皇子,大明统治阶级的核心成员。

    朱慈炯很明白目前大明的窘迫与困局。

    各地流民造反,缺的是粮食……

    崇祯无力扩充军队、外出镇压,缺的是粮食……

    鞑靼、后金、故元对大明虎视眈眈,而朝廷养得起的兵卒,只能依靠长城防御,而无力出击,说到底缺粮也是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

    这是恒古不破的真理。

    而如今。

    老三的辽东。

    仅复州湾、羊关堡一带的粮食产出,就足以养活整个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6府15州89县所有百姓……甚至还有盈余。

    若是整个辽东地界皆被老四收复。

    所产粮食,怕是养活整个大明都绰绰有余。

    百姓有充裕的粮食。

    部队有充足的粮饷。

    远征有足够的补给。

    那,还何愁大明有祸乱民变?

    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族蛮夷,更是区区小可的大明帝国癣疾而已。

    “三哥,你这可是太过抬举我了。”

    见朱慈炯放弃了劝说自己上书崇祯,改换封地的打算。

    朱慈炤这才拍拍手上的泥土,拎着那已然接近成熟的马铃薯,重新登上马车,准备现场切片烤成土豆片吃。

    朱慈炯,望着正忙于切土豆片炭炙的老四。

    已经明白之前朱慈炤在船上卖关子的真实答案。

    老四治下的资源储备已经达到了可怕、惊人、庞大地步。

    这充当主食的马铃薯的存储量,甚至已经超越“要多少有多少”的白酒、鲸鱼肉、鱼油的储量。

    作为兄弟,朱慈炯也不想再绕弯子。

    “老四。”

    “你跟我说句实话。”

    “你现在有多少可调动的粮草,一年后又能储备多少粮草……按照你之前在朝堂上顶撞父皇的平辽计划,七年之后,你又能屯下多少粮草?!”米缸大人的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