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左右逢源
吴群的用意。 昭然若揭。 不愧是文人出身。 要的就是个左右逢源。 其一,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将来天下大乱时有自保、谈判的资本。 其二,背地里同后金皇太极暗通曲款,假以时日,后金入关,他吴群自然混个开国功臣。 其三,他已然看出朱慈炤这位大明崇祯帝四皇子不可估量的潜力,若是未来这位永王殿下真的能够收拢辽东、横扫六合、重造大明的话。依旧恪守礼制向大明朝廷缴纳银两税收的吴群等三人,自然仍是大明的肱骨重臣,封疆大吏。 听完吴群的一番鞭辟近里的透彻分析。 张凌、齐鸣二人纷纷伸出大拇指,满脸赞同钦佩。 “不愧是吴群老哥。” “你这头脑,做个区区布政使屈才了,老哥大才,可进左相。” “所幸有老哥在,否则咱们可就误了大事。” 对于与自己平级的二人的夸赞吹捧,吴群很是受用。 他捋着山羊胡,重新取出个全新的青花瓷碗,吩咐下人,盛了碗鹿肉汤汁来,美滋滋地品尝着。 一直没啥存在感的提刑按察使张凌,笑呵呵地凑上跟前,眨巴着小眼,卖弄聪明。 “吴群老哥,既然你如此看重这位永王殿下,那我们是否派专人去拜谒?……若是你觉得有必要,我甚至可以亲自跑一趟复州……是否要准备些钱粮布帛、兵甲战马给他送去?” 吴群喝了口肉汤。 瞥了瞥张凌。 也不点破张凌想要自己提前拉拢、讨好朱慈炤的小心思。 “不可,过犹不及。” “若是将功夫做得太表面,将来若是这位永王殿下救不得大明,咱们难免会在皇太极那儿留下坏印象。” “四皇子,是崇祯陛下的四皇子;永王殿下,是大明的永王殿下!” 见吴群又开始卖关子,张凌听得是满头雾水。 这位满肚子心眼的布政使吴群,笑呵呵地放下手中的肉汤,深入剖析说道。 只见他朝着京师北平方向,双手抱拳,微微拱了拱。 “自打咱大明开国以来,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与各地藩王皆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现如今也是一样,没必要去讨好永王殿下!” “我等,乃是大明的官吏臣子,只需向大明、陛下负责即可。” “即便是永王殿下救不得这大明天下,后金皇太极入关称帝,对我们向朝廷缴纳税款、征求朱批的行为也是挑不出半点刺来……反而会觉得咱们忠君体国,是难得的忠臣。” 张凌、齐鸣被吴群这番高谈阔论,给彻底折服。 见着完全被自己镇住的两位同僚。 端起肉汤,不紧不慢地小啜着的吴群,笑呵呵地又扯了几句。 “这位永王殿下不来打搅我们倒也省了咱们不少事情;所以呐,咱们也别去叨扰这位四皇子。” “凡事,以不变应万变,暗地里观察着便是……若是永王殿下的成就越发大的话呢,咱们就多向大明尽忠;若是永王殿下有了颓势,救不了这大明江山呢,咱们也没必要跟着陪葬……毕竟这天下要么是大明朱家的,要么是爱新觉罗家的,我们只要利益最大化即可。” 高。 着实是高。 这满肚子仁义道德、孔孟之道的读书人。 当真是满嘴忠君爱国,心里全是算盘生意。 …… 元宵过后不久,便将是耕田播种的春耕时节。 朱慈炤借着盐路放出去的邀帖,引来了大小数百盐商、地主。 除复州卫大半盐商地主外,甚至连临近州府郡县的商人农户也来了不少。 这倒是出乎了朱慈炤的预料。 对于大伙的捧场。 朱慈炤自然也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除了说好的划定各自盐商的销售范围、分润食盐利润、提供改良土豆种子外,更是耗费不少民心值,从系统商城中兑了不少其他改良农作物。 元宵宴上。 大量肉食根本无人去吃。 反而是已经决定签订合约、赠送给各路地主的改良土豆,以及朱慈炤兑换出的各式改良玉米、番薯、蔬菜、水果,吃的各路盐商、地主是啧啧称奇。 作为明末时代的人物,即便他们平日里再富甲一方、贵不可言,在吃到饱满、软糯、可口、香甜的改良现代蔬菜瓜果时,那也是惊为天人。 元宵宴会,大摆三日。 结束后。 一位位盐商,领着合约千恩万谢地奔向辽东各地发财去了。 一车车改良土豆种子,跟着各自地主,急急忙忙奔自己田亩所在地而去。 望着忙碌的车队。 满脸挂笑的人群。 朱慈炤的心里比他们还开心。 谁说打天下一定需要动兵甲的? 银钱利润、粮食作物,同样能聚拢人心。 这些盐商为了能拿到物美价廉的食盐,自然是不可能背叛朱慈炤。 而这些签订合约的地主们,更是冲着能得到永王殿下其他的农作物,而乖乖履行条约。 可以说。 半个复州,小半个辽东南部沿海地区。 无需一兵一卒,就凭着经济粮食的约束力,已经成了朱慈炤的后花园。 至于并未配给其他地主农户的农作物,朱慈炤自然是要在羊关堡以及周边自己所掌控的势力范围内推广种植。 按照他的规划。 复州、辽东南部沿海一带,要成为整个辽东的样板。 百姓吃得饱,商人赚到钱。 而羊关堡,则要成为复州、辽东南部沿海一带的核心。 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的好,至少人人夏有薄衫冬有棉袄,人人有钱花、顿顿有肉吃、家家有余粮。 富足强大的羊关堡。 将会是朱慈炤最好的宣传招牌。 随着朱慈炤的不断努力,羊关堡的影响力辐射不断扩大。 “辽东有个羊关堡,顿顿有肉还管饱。有盐有菜还有饭,全靠永王朱慈炤!”的小儿民谣已经传遍了整个复州。m.zwWX.ORg 无数丢了田地、受灾、家园被后金政权夺取的流民百姓开始向复州、羊关堡一路迁徙。 这倒也是解了朱慈炤的燃眉之急。 随着羊关堡的基业不断扩大,缺少人口的短板是越来越明显。米缸大人的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