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东坡回赠肉
书迷正在阅读:神医下山,师傅让我去吃软饭、后山有座传送阵、视频通万界:盘点十大战斗画面、诸天:从亮剑楚云飞开始、恶意引诱、孽徒,下山去祸害你师姐们吧、闪婚后,千亿老公每天都在装穷、财阀倒追:闪婚娇妻求抱抱、穿越九零,改嫁悍夫后我一胎三宝、导演不一般
“咦,这不是东坡肉吗?” 看到盘子里摆的方方正正,鲜红明亮的肉块后,王胖子好奇地问道。 “东坡肉怎么变成徐海菜了?” 白冰洋也是一脸的疑惑。 印象中,他学这菜的时候,教他的师傅说这菜貌似是浙江菜啊,怎么就变成徐海菜了? 韩天明虽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但是他没有说话。 因为已经被徐来渊博的美食知识和深可不测的厨艺打击过一次又一次了。 别说东坡肉是徐海菜,就算徐来跟他说馒头是徐海菜,他都信。 这个时候,只需要耐心听徐来解释就好。 “你们都不知道?” 徐来笑了,旋即将目光看向阿飞、陈慕言还有牛大师。 “徐大厨还是厉害啊!”阿飞竖起了大拇指,朝着徐来龇牙。 “其实不是东坡肉,应该叫【东坡回赠肉】才对。”牛大师也笑呵呵地说道。 “东坡回赠肉可不是浙菜,它可是货真价实的徐海菜!” 陈慕言掀开折扇,给众人细心科普了一下这里面的故事。 东坡肉非常出名,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什么,甚至还能说出它具体的典故。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是苏菜里的徐海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跟典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传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 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 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 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 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 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 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 这个典故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看清楚了,此时的【东坡肉】还不叫【东坡肉】,而叫【回赠肉】。 那是什么时候改为东坡肉的呢? 继续往下看。 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他自己开荒种地,便给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号。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到这里,东坡肉才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虽然此时已经有了东坡肉的名字,但这个肉只在当地有影响,外地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真正让东坡肉叫得响,并闻名全国,还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 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 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看清楚了吗?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因此,东坡肉的全名,应该叫【东坡回赠肉】才对,它是妥妥的苏菜,徐海菜。 “好了,大概情况就是这么回事,咱们开动吧。” 科普完毕,陈慕言收起手里的折扇,像是一位说书的先生。 盘子里的东坡肉色泽红亮,青菜如翡翠,二者交相辉映,本就十分诱人,再加上那股刚出锅的鲜香劲儿,早就让他把持不住了。 此时,他迫不及待想要享用这份东坡回赠肉。 煮熟后的东坡肉外形十分讨人喜欢,方方正正的。 其表面的一层肥肉此时已经变得鲜红透亮,远远看去有一种果冻般的质感,十分Q弹。 伸出筷子就夹了一块,却发现肉的侧面像一块玉圭,红中透黑,颜色由深到浅,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层次分明。 而后,果断将这块肉送入嘴里。 东坡肉可是好东西啊。 它不像其他的红烧肉,吃下口中油腻万分。 也不像平常的肉,口感粗糙。 这东坡肉是一半的肥肉,一半的瘦肉,紧密而又均匀,肥软但又不油腻。 一口咬下,肥肉入口即化,嫩嫩的、绵绵的、软软的口感一下就涌了上来,再细细地品味一番,只感觉醇香鲜美、回味无穷。 “光会做可不行,还得像徐来这样,知道它的典故,要不然以后比赛的时候,会闹笑话的。” 牛大师也动手了,喜爱肉食的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份徐来特制的东坡肉。 他相信,在场的几人都会制作东坡回赠肉,但像徐来这样知道它历史由来的,恐怕没有。 不过这事儿这也怪不到他们,因为东坡肉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名菜,而且制作也相对比较容易。 像这样的美食,非常适合拿来当某个城市的文旅卖点,对提高GPD有着不小的作用。 所以,在过去几十年内,苏州、徐州、黄州甚至连苏东坡的故乡蜀州,全在争夺这道菜的归属。 为了达成目的,各种学者和厨师,没少扯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多种原因之下,便造成了目前这样的状况。 “可是老唐他……” 看到牛大师和陈慕言都知道这事儿,王胖子突然就懵了,刚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但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强行把话给咽了回去。 毕竟是自己师父,多少还是要点面子的。 “对哦,老唐怎么会不知道这个?” 徐来看穿了王胖子的心思,疑惑道。 别人不知道,但作为四大黑色头之一的唐川,应该是知道的啊。 “这个嘛……” “说不得……” 牛大师和陈慕言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抹姨母般的笑容。 与此同时,正在某座大山里拍摄《舌尖》的唐川,突然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唐川:“我感冒了?”四里阳江的美食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