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粤语
第三四零章粤语
人口的急剧减少,从表面来看,貌似少了许多吃饭的嘴。
但连城璧知道,真正的问题在于,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在鞑子兵的大肆屠戮下,广东失去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
就拿珠江流域最繁华的广州府一地来说,生活在城里的,主要是不事耕作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而附近州县的广大农村,大片大片的无主良田抛荒已久,许多支离破碎的家庭都缺乏壮劳力,家庭成员构成极不合理。
而更严重的是,在民间,百姓们赖以渡过春荒的存粮更是少得可怜。
虽说此番讨虏军在广州缴获了不少粮食,但连城璧很清楚,这点粮食,是尚可喜横征暴敛,几乎掳掠了整个广东而集中起来的军粮。
要想靠这点粮食救济全广东的百姓,让他们撑到夏熟,谈何容易。
所以,眼下的燃眉之急,不仅要让百姓们尽快回乡,尽早耕种,还得在其他方面多想办法。
而苦思冥想之下,连城璧想到的办法,不外乎三条:
第一,实行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农桑。
经过琴川侯的首肯,连城璧决定推出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对一般农民,今年免征一切农业岁赋,所有的无主之地,不仅都归开垦者所有,还要给予金钱奖励,开荒越多,奖励越大。
而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府县,对于豪强贵族非法兼并来的土地,则坚决予以打击,通过没收和退归,重新整理和规划,确保农民都有地可耕。
第二,鼓励种植新型经济作物。
对于林啸极力推荐的土豆和番薯,连城璧寄予了厚望。
据说,这两种经济作物,不仅成熟期大大短于水稻和小麦,而且产量奇高,即便在缺水的山地种植,也能很好的成活。
因此,前一段时间,连城璧在肇庆府和罗定州一带,以宣教府的名义,利用上川岛运来的种子,组织人力种植了许多的土豆和番薯,积累了一些第一手经验。
至于那些诸如山坡、坟头等边边角角处的零碎山地,则由驻军负责开垦,全部种植最为耐旱的土豆。
连城璧希望,通过这种小型的军垦制度,确保驻军的口粮,断绝他们与民争利的行为,建立新型的军民关系。
第三,从海外紧急采购粮食。
在与琴川侯林啸的谈话中,连城璧得知,此番他们缴获了一笔尚可喜的脏银,有了这笔钱财,紧急情况下可以从海外采购一批粮食救急。
这笔钱财,主要是尚可喜从广东搜刮的民脂民膏,因而,琴川侯保证,他会将之大部分用于救济两广百姓,而只要有银子,安南和占城等地有的是粮食。
连城璧也知道,救急是一时的,确保自给自足才是长治久安之计,所以,上述三条中,第一条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的百姓勤劳又能熬,有了政策的保证,他们就能一家老小齐上阵,掀起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
同时,他也希望依靠新型作物,能让百姓们捱至夏熟,并为来年的大面积推广准备种子。
因此,对于利用此类免费大戏来大力宣传政策,连城璧极为重视,不但今日他亲自站台宣讲,而且,他还打算让戏班子流动至别的州府去巡回演出。
……
站在台下人群中的林啸,并不知道连城璧的这许多想法,此刻,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大戏。
连城璧刚进城,就来粮仓会见过他了,该交待的,他都交待了,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地方治理的具体事务,他不让军队插手。
今天,他只是纯粹陪玲儿逛街、散心来的,只要小姑娘玩得开开心心的,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知道,明天开始,他的餐桌上,又有好吃的了。
虽说台上那些人咿咿呀呀的唱词全是粤语,他一句都没听懂,但他还是看得很专心,而且越看越有趣。
因为,戏里有一个角色,叫做琴川侯。
虽说好像不是主角,但那个演员长得真不赖,连玲儿看了都直拍手,还回过头来做了个鬼脸,用粤语戏谑着说了一句:“比你好看……”
“呃……”
林啸虽然被呛了一口,看着玲儿那笑成一条缝的双眼,却忽然觉得粤语确实真的越来越好听,越来越顺耳了。
对于拗口难学的粤语,林啸曾听瞿式耜介绍过。
据瞿大人所言,粤语的韵律,是汉语中最纯正、最有味道的了,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比中原地区纯正得多的古汉语。
由于长期在两广任职,瞿式耜大人对于岭南文化有过深入了解,与笨嘴拙舌的林啸不同,他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
据瞿大人介绍说,粤语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广东人的来源。
广东人主要由三大群体组成,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这三大群体,全部是不同时期由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
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出现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而长时间的大规模南迁。
当时,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在族长、村长当时称之为“太公”带领下,扶老携幼地长途南下。wap..OrG
因此,他们把当时的中原汉语、文化、习俗全都带到了广东,几乎所有传统广东人的家族,都有族谱记录他们是来自中原何方,何时迁到广东的。
南迁汉人们翻越岭南山脉,首先到达粤北韶关的南雄县一带,都会在那里休养生息。
但南雄毕竟是山区,农业物产远不及平原地区丰富,所以,他们在那里喘息调整后,又会继续沿北江南下,或沿西江西进,从而到达最终的迁徒地珠三角、粤西、甚至广西东部的平原地区。
因此,南雄的珠玑巷,又被称为广东人的发源地,很多大的姓氏都在那里修建了太公祠,以缅怀带领族群南下的太公。
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终于平息,汉人的第一次南迁也告停止,到唐末时,全广东就只剩下粤北深山上的一个瑶族,其余平原地区全是汉人了。
因此,广东的汉人后来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读音与“越”字相同的汉字“粤”,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现在的“粤”,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的“百越”了。
感谢小姐姐“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打赏!感谢感谢!
本章完倚天傲雪的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人口的急剧减少,从表面来看,貌似少了许多吃饭的嘴。
但连城璧知道,真正的问题在于,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在鞑子兵的大肆屠戮下,广东失去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
就拿珠江流域最繁华的广州府一地来说,生活在城里的,主要是不事耕作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而附近州县的广大农村,大片大片的无主良田抛荒已久,许多支离破碎的家庭都缺乏壮劳力,家庭成员构成极不合理。
而更严重的是,在民间,百姓们赖以渡过春荒的存粮更是少得可怜。
虽说此番讨虏军在广州缴获了不少粮食,但连城璧很清楚,这点粮食,是尚可喜横征暴敛,几乎掳掠了整个广东而集中起来的军粮。
要想靠这点粮食救济全广东的百姓,让他们撑到夏熟,谈何容易。
所以,眼下的燃眉之急,不仅要让百姓们尽快回乡,尽早耕种,还得在其他方面多想办法。
而苦思冥想之下,连城璧想到的办法,不外乎三条:
第一,实行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农桑。
经过琴川侯的首肯,连城璧决定推出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对一般农民,今年免征一切农业岁赋,所有的无主之地,不仅都归开垦者所有,还要给予金钱奖励,开荒越多,奖励越大。
而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府县,对于豪强贵族非法兼并来的土地,则坚决予以打击,通过没收和退归,重新整理和规划,确保农民都有地可耕。
第二,鼓励种植新型经济作物。
对于林啸极力推荐的土豆和番薯,连城璧寄予了厚望。
据说,这两种经济作物,不仅成熟期大大短于水稻和小麦,而且产量奇高,即便在缺水的山地种植,也能很好的成活。
因此,前一段时间,连城璧在肇庆府和罗定州一带,以宣教府的名义,利用上川岛运来的种子,组织人力种植了许多的土豆和番薯,积累了一些第一手经验。
至于那些诸如山坡、坟头等边边角角处的零碎山地,则由驻军负责开垦,全部种植最为耐旱的土豆。
连城璧希望,通过这种小型的军垦制度,确保驻军的口粮,断绝他们与民争利的行为,建立新型的军民关系。
第三,从海外紧急采购粮食。
在与琴川侯林啸的谈话中,连城璧得知,此番他们缴获了一笔尚可喜的脏银,有了这笔钱财,紧急情况下可以从海外采购一批粮食救急。
这笔钱财,主要是尚可喜从广东搜刮的民脂民膏,因而,琴川侯保证,他会将之大部分用于救济两广百姓,而只要有银子,安南和占城等地有的是粮食。
连城璧也知道,救急是一时的,确保自给自足才是长治久安之计,所以,上述三条中,第一条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的百姓勤劳又能熬,有了政策的保证,他们就能一家老小齐上阵,掀起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
同时,他也希望依靠新型作物,能让百姓们捱至夏熟,并为来年的大面积推广准备种子。
因此,对于利用此类免费大戏来大力宣传政策,连城璧极为重视,不但今日他亲自站台宣讲,而且,他还打算让戏班子流动至别的州府去巡回演出。
……
站在台下人群中的林啸,并不知道连城璧的这许多想法,此刻,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大戏。
连城璧刚进城,就来粮仓会见过他了,该交待的,他都交待了,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地方治理的具体事务,他不让军队插手。
今天,他只是纯粹陪玲儿逛街、散心来的,只要小姑娘玩得开开心心的,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知道,明天开始,他的餐桌上,又有好吃的了。
虽说台上那些人咿咿呀呀的唱词全是粤语,他一句都没听懂,但他还是看得很专心,而且越看越有趣。
因为,戏里有一个角色,叫做琴川侯。
虽说好像不是主角,但那个演员长得真不赖,连玲儿看了都直拍手,还回过头来做了个鬼脸,用粤语戏谑着说了一句:“比你好看……”
“呃……”
林啸虽然被呛了一口,看着玲儿那笑成一条缝的双眼,却忽然觉得粤语确实真的越来越好听,越来越顺耳了。
对于拗口难学的粤语,林啸曾听瞿式耜介绍过。
据瞿大人所言,粤语的韵律,是汉语中最纯正、最有味道的了,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比中原地区纯正得多的古汉语。
由于长期在两广任职,瞿式耜大人对于岭南文化有过深入了解,与笨嘴拙舌的林啸不同,他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
据瞿大人介绍说,粤语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广东人的来源。
广东人主要由三大群体组成,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这三大群体,全部是不同时期由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
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出现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而长时间的大规模南迁。
当时,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在族长、村长当时称之为“太公”带领下,扶老携幼地长途南下。wap..OrG
因此,他们把当时的中原汉语、文化、习俗全都带到了广东,几乎所有传统广东人的家族,都有族谱记录他们是来自中原何方,何时迁到广东的。
南迁汉人们翻越岭南山脉,首先到达粤北韶关的南雄县一带,都会在那里休养生息。
但南雄毕竟是山区,农业物产远不及平原地区丰富,所以,他们在那里喘息调整后,又会继续沿北江南下,或沿西江西进,从而到达最终的迁徒地珠三角、粤西、甚至广西东部的平原地区。
因此,南雄的珠玑巷,又被称为广东人的发源地,很多大的姓氏都在那里修建了太公祠,以缅怀带领族群南下的太公。
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终于平息,汉人的第一次南迁也告停止,到唐末时,全广东就只剩下粤北深山上的一个瑶族,其余平原地区全是汉人了。
因此,广东的汉人后来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读音与“越”字相同的汉字“粤”,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现在的“粤”,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的“百越”了。
感谢小姐姐“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打赏!感谢感谢!
本章完倚天傲雪的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