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报告夫人,将军今天又精分了在线阅读 - 第292章大巡游

第292章大巡游

    “街上人多,拍花子们也会趁机出来活动,一会出去大家都不要分开走知道吗?”等唐慎的空档云桑趁机给娃儿们灌输安全意识。

    唐柏鹤信心满满挥着小拳头道:“娘,我不怕,拍花子敢抓我,我一拳给他打成大猪头。”

    “我给他打成大牛头。”唐柏年不甘示弱道。

    “这么厉害?那你们俩先打一场瞧瞧,看看是先变猪头还是变牛头。”唐慎凉凉的语气伴着脚步声从走廊里传来。

    “不要了吧……打完灯会也结束了。”唐柏鹤缩着脖子,声音越说越小声。

    “那出门在外应该怎么做?”

    唐慎一行人的身影在廊头处逐渐显现出来,红色的光影将他的脸映得更加严肃。

    两人急忙应道:“不能分开!”

    唐慎对他们的乖顺很满意,点头道:“出发吧。”

    “耶——”小萝卜们顿时大声欢呼起来。

    唐慎将手上的披风递给云桑,“夜凉,带上披风。”

    “我倒是忘了,给他们几个也带一件吧。”

    “不用。”唐慎伸出一只手,拦在她身后,轻推着她往前走。“男儿郎皮糙肉厚,冷冷更健康。”

    孩子身上都有三把火,不怕冷。

    看他们那蹦蹦跳跳的样子哪里会怕冷,带了一会还要给他们提着,多麻烦。

    “……”这是亲二叔吗?

    一屋子老老少少出了门,云桑将大门锁上后跟在队伍的尾端。

    出门后,不时的看到一群群孩童肩上扛着一轮月亮手舞足蹈的悠游在巷子里,朦朦胧胧的亮光仿佛真的邀了月娘来到凡尘。

    “哇,他们在干吗呀?”小萝卜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情景,好奇的问道。

    青禾娘笑着道:“他们这是在游月娘呢。”

    这种月娘是用竹子开成蔑后再扎成月亮形状的骨架,然后糊上毛边纸就成了月娘灯笼。

    到了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的肚子里点上腊烛,扛在肩上。

    灯笼发出一层朦朦胧胧的金光,随着孩子们穿过大街小巷,这就是游月娘。

    “原来这就是游月娘呀!”唐柏鹤羡慕道。

    他们在村子的时候,从来没见过游月娘。

    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人会去做这种不当吃不当喝的玩意儿。

    刚踏入长荣街,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千灯同辉把街道照得犹如白昼。

    街道两旁摆了许多临时搭建的流动摊子,有饰品摊子,面具摊子,小食摊子,各种草编小玩意的摊子,最多的还是灯笼摊子。

    “听说福宁楼那里可以免费猜灯谜呢,咱们去那里看看吧。”唐柏鹤跃跃欲试的提议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可是我想去月老庙看荡秋千。”唐柏年道。

    “这有什么,一会还有英歌舞,舞狮舞龙队的大巡游呢。”

    唐思远的话音刚落,街头那边突然传来一记绵长的敲锣声。

    “锵——”

    紧接着是“咚咚锵咚咚锵,锵咚锵咚锵……”

    一时间锣鼓喧天。

    声音越来越近。

    “巡游队来啦!”随着一声叫喊街上的行人快速的往两边退去。

    走在前头的小胖连忙指挥着小萝卜们随人流往旁边挤去。

    一个肩上扛着彩旗,旗柄上挂着个大铜锣的男人出现在刚才紧急让出来的街道。

    男人每隔几息就敲一下担在面前的大锣,提醒着路人及时避让。

    紧接着一个举着醒狮队牌子的少女踏步而来。

    少女的身后正是敲得震耳欲聋的锣鼓队,锣鼓队后面是个带着头套的大头佛。

    大头佛拿着一柄蒲扇,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引得身后一红一黄两条醒狮争相追逐。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还能随着锣鼓声的节点舞出不同的姿态,或伸头,或摆尾,或是调皮的眨着眼睛,又或是去咬大头佛手上的蒲扇。

    大头佛虽然身宽头大,身子却十分灵活,无论两条醒狮怎么咬都咬不到他的蒲扇。

    引得两旁的游人哈哈大笑的同时不得不替它们捏一把汗。

    还有热心的观众盯着大头佛的动作高喊。

    “左边。”

    “右边。”

    “哎呀!红狮咬到大头佛的屁股啦。”

    大头佛一生气,举起蒲扇就往红狮的额头扇去。

    憨憨的样子逗得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醒狮一过,迎面而来的是个举着龙珠的少年,少年举着的龙珠起起伏伏,不时还作出360度的旋转。

    龙珠后面跟着一条十来米长的金龙,金龙随着龙珠的动作起伏,灵活的动作就仿佛在云海里翻腾。

    “哇,这龙好长哦。”

    “阿娘,小五看不到啦。”小家伙被人一挤整个视线都被人挡住了。

    云桑闻言将他抱了起来。

    唐慎见状将他接了过来,双手一撑放到自己的脖颈上。

    “看到了吧?”

    小五兴奋得手舞足蹈,两只小脚丫不停的拍打着唐慎的胸口。

    “悠着点。”云桑担忧的扶着他的背后。

    温馨的氛围像极了出来逛灯会的一家三口。

    人一多,小豆丁们就完全看不到前面的表演,做爹的就把小家伙顶到头顶。

    踮着脚尖的双胞胎看到骑到二叔头上的小五,酸得冒泡,他们也好想“骑鸡公仔”呀。

    咚咚锵的锣鼓声再次传来。

    转眼间,街上又换了场景。

    锣鼓后面是由一百多人组成的英歌队。

    他们各自身穿着不同的戏服,画着不同的大花脸,更多的是有着凶煞之气的鬼脸。

    英歌舞由古老的傩舞演化而来,其中的寓意是驱除恶疫病疬之鬼,祈求平安。

    引舞者手中舞着茅苇长鞭,用作指挥,寓意鸣鞭驱鬼。

    英歌舞分成两棚,前棚三十多人手执彩色木捧,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

    他们时而左敲、时而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

    后棚七十多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或是敲打锣鼓伴唱,或是武术表演。

    队列多变,一会是长蛇挺进、一会又变成了双龙出海、转瞬又成了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

    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绝对是力与美的视觉震撼。静听年华的报告夫人,将军今天又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