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明左在线阅读 - 第540章 崇祯的成长

第540章 崇祯的成长

    事实证明,人承受打击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受虐提升的。

    这一次崇祯仅仅晕倒了一个时辰而已。

    等再起来的时候,他直接化身成为了暴怒的雄狮。

    “我大明建国两百余,无数强敌灰飞烟灭。区区逆臣贼子,也敢称勇?太祖太宗在上,朕又何惧?传令下去,尽取天下兵马。朕御驾亲征,不平灭山东左逆誓不还师。”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全都傻了眼,没想到崇祯会这般决绝。

    大明御驾亲征的皇帝可不少,能打的也不少。

    可大家最刻骨铭心的,只有那一个。

    而且如今的局面,比那个时候更加凶险。

    难道大明国祚……

    崇祯又道:“朕御驾亲征,所有爱卿分列阵前。就让你我君臣同心,看一看那山东左逆如何相抗?”

    好家伙,大殿之中的所有官员全都如同风吹麦浪一般扑倒。

    “陛下三思!!!”

    “陛下!此诚乃生死存亡之际,不可不慎啊!!!!”

    所有的官员,即便是最暴烈的御史,都没有一个赞同御驾亲征的。

    这个局面让崇祯更加生气。

    “国家养士两百年,仗义死节,只在今朝。尔等又何俱哉?”

    众臣无人敢言,可也没有人回心转意。

    明知道必输的仗,傻子才会去的。

    可如今皇上被刺激的发了疯,也必须要想个办法平息他的怒火,扭转局势。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温体仁。

    虽然周延儒还是首辅,可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首辅已经失宠了。

    要说还有人能够让崇祯回心转意的话,那必然是温体仁。

    听到让自己上阵打仗,温体仁也吓尿了。

    眼见着群臣心意一致,温体仁不得不出头。

    “陛下,山东左逆固然天憎人怨,嚣张无法。然陛下万金之躯,天下安危之所系。轻冒锋矢,君子所不为也。王公公有言,左逆似乎鼠目寸光,尽管咄咄逼人,却无进取之心。此等獠寇,虽威赫于一时,然必覆灭于方寸。臣以为朝廷不若顺势而为,先与左逆虚与委蛇。待筹划得当,四方安稳,再雷霆一击,则江山永固。而不至烽烟四起,万民涂炭。”

    周延儒立刻跟上。

    “温阁老诚乃谋国之言。今日之朝廷,兵弱而财竭。困于禽兽之间,稍有不当,必有难言之祸。不若依温阁老之言,暂缓山东之伐,倾力解山西之困。届时朝廷局面通畅,亦不惧运河阻塞、南北断绝。山东一隅之地,焉能独抗天下?”

    周延儒提到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如今西北流寇肆虐山西、京畿,左梦庚又截断了山东。

    如此一来,京师与江南的联系便有被切断的危险。

    不要说京师急需的各种钱财物资无法输送,就连通信都变得时断时续。

    长此以往,朝廷对南方广大地区的掌控必然会出现问题。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不是西北流寇和山东左梦庚两个难题了。

    处处烽火之下,大明就真的没救了。

    一边说,周延儒还用眼神警告王之光。

    其实又何止周延儒呢,大殿中的满朝文武甚至包括崇祯身旁的王承恩、曹永淳,也全都盯着王之光,眼神里尽是威胁和警告。

    眼见着要变成朝廷公敌,王之光吓破了胆,忙开口道:“陛下,那左梦庚……左逆有言,山东一事当可相谈。倘若朝廷有意,可遣使者,前往沧州城下。”

    崇祯虎目圆睁,怒斥道:“我大明自立国至今,不称臣、不纳贡、不和谈、不割地。他左梦庚区区一介谋逆,也配和朕谈条件?”

    关键时刻王承恩不得不出面。

    “皇爷,这不过一时权宜之计。更且左逆尚未公开谋反,于朝廷威严受损还有商榷之处。不若先稳住左逆,待转圜了局势,他还不是笼中之鸟,任凭皇爷处置?”

    崇祯似乎被说动了,脸色犹疑。

    阶下的全都是人精,注意到这一幕,立刻紧紧咬上。

    “陛下,老臣残破之躯,死不足惜。愿亲往沧州,定要让那左逆幡然悔悟。”

    温体仁紧随周延儒之后。

    “臣亦愿往。”

    一时之间,众臣人人出列自请,仿佛个个都急功好义,忧心国事。

    实在是他们怕了。

    怕崇祯真的坚持御驾亲征。

    到时候崇祯如何不知道,他们这些被赶到阵前的臣子,只怕全都要变成炮灰。

    所有文武意见一致,刚愎如崇祯也不得不慎重。

    “周卿、温卿乃国之重臣、朝廷顶梁,岂是左逆可以攀望?尔等仔细商讨,拿出合适人选。切莫有损国威,否则定当严惩不贷!”

    崇祯虽然否了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请愿,但也退了一步,默许了和山东和谈。

    群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浑然没有察觉到上面的那个皇帝,悄然有了改变。

    人会成长的不单单是承受打击的能力,还有见识和手段。

    刚刚继位时的崇祯,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从政能力的。

    藩王出身,朝不保夕的日子,让他唯一学会的就是权谋之道。

    而他也是凭借着这一点,顺利的干掉了阉党。

    但权谋和治国完全是两回事。

    很快崇祯就为自己天真的治国方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其中当然也有他受教育不足的原因在内。

    身为皇子,崇祯对于大明王朝最深刻的认识,就是他的列祖列宗。

    而出于荣誉感,最被他推崇和学习的,毫无疑问就是朱元璋和朱棣。

    这两位开国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强硬彪悍的作风,奠定了大明王朝的基础。

    崇祯一直以来,都以这两位祖先为榜样。自然而然学到的,也就是宁折不弯的秉性。

    可时过境迁,经过两百多年的衍变,他所认知的两位开国皇帝自然经过了诸多的修饰。

    他能学习和继承到的东西显然并不全面。

    他只学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刚烈,却没有学到两位开国皇帝的手腕。

    于是表现在他的身上的,唯有刚愎自用。

    加上处理阉党的手段太漂亮,导致外界对他给予厚望,让他放不下圣君明主的架子。

    等到他意识到,真正的国政处理并非那么简单的时候,他的应对手法也就十分的粗糙和可笑。

    明知道辽东的后金短时间内不能平定,必须要结束在辽东方面的消耗,先全力解决西北之乱。

    可他毫无担当,只是默许袁崇焕和毛文龙同黄台吉接洽。

    别说黄台吉占尽优势,即便有心和谈,可他这个能做主的皇帝不出面,黄台吉又怎么敢相信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承诺?

    于是这两场欲盖彰弥的和谈最终不了了之。

    崇祯也被黄台吉杀到城下,脸面彻底丢光。

    而为了挽回脸面,转移矛盾,崇祯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嫁祸于袁崇焕。

    让袁崇焕背了所有的罪责。

    这些都是崇祯成长的代价。鹤城风月的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