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摸奖杯诅咒
临近比赛时间,主教练和替补球员离开更衣室,前往替补席就座,德国和阿根廷两队的首发球员则进入球员通道,牵着小球童的手,在裁判组的带领下准备出场。 代表世界杯冠军的大力神杯就放在球员通道出口的位置,但两队球员都没有任何人去触摸。 因为足坛现在有一种摸奖杯遭诅咒的说法:哪支球队的球员在决赛前触摸冠军奖杯,就有极大可能丢掉冠军。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05年的欧冠决赛,ac米兰的卡卡在出场时触摸了大耳朵杯,上半场3-0领先回更衣室时,队友加图索又摸了一下。 结果在三球领先的大好情况下被红军利物浦下半场连进三球追平比分,最后进入点球大战丢掉冠军,成就了利物浦的伊斯坦布尔奇迹。 其他还有很多类似案例,令人心惊胆战,因此不管信不信,大家出场时都忍住了自己去摸奖杯的欲望。 即使加德利,从大力神杯旁边走过去的时候,都有种去摸一把奖杯的冲动。 毕竟,这是足球世界的最高荣誉,绝大多数人别说摸了,连靠近奖杯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趁现在出场从奖杯旁边路过的时候摸一摸,最后决赛输了的话,就连摸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就是许多人在出场时忍不住摸一下奖杯的原因。 好在加德利也知道这个行为是大忌,哪怕他不相信这个所谓的诅咒,但为了避免影响队友们的心态和发挥,也还是忍住了。 进入球场,一番奏国歌、合影、挑边之后,比赛即将开始。 巴西当地时间7月13日下午17:00,在7万多球迷的欢呼声中,随着主裁判里佐利的一声哨响,2014年世界杯决赛德国vs阿根廷的最终一战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正式开始。 德国队在半决赛9-1屠杀巴西队的表现,确实太吓人了,而且加德利的攻击力,任谁都不敢大意。 加上阿根廷本届杯赛也确实是攻弱守强,因此很理智地摆出了防守反击的阵势,利用三后腰和四后卫进行密集防守,中前场的梅西、阿奎罗、伊瓜因适时参与回防。 而德国队,也不敢大肆压上进攻,因为阿根廷阵中有梅西这位四获金球奖的球王接班人,上演梅开二度、帽子戏法也是家常便饭。 而且梅西还有很强的组织进攻能力,这一点比加德利都要更强。 哪怕本届世界杯梅西没有在淘汰赛里进一个球,但他的盘带突破、组织传球能力,仍然是阿根廷最具威胁的那个人。 如果德国队胆敢大举压上,后场给梅西留下太多的发挥空间,无论他自己突破射门,还是给阿奎罗、伊瓜因助攻,都相当危险。 再加上裁判的因素,因此德国队也打得相当谨慎,没有因为阿根廷的收缩防守,就肆无忌惮地大举进攻。 半决赛9-1屠杀巴西队的比赛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可不能因为曾经9-1血洗巴西,就以为一样可以大比分战胜阿根廷了。 淘汰赛一球未失的阿根廷,球门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因此比赛开始阶段,双方都非常谨慎,节奏缓慢,几乎没有创造什么射门机会。 即使加德利试图突破,但在马斯切拉诺、德米凯利斯联合多名队友的强硬防守下,他也突不进去。 第7分钟,加德利曾连突恩佐·佩雷斯、马斯切拉诺两名后腰差点杀入禁区,但在突破马斯切拉诺时,被对方从侧面撞了一下。 尽管加德利还是将球从马斯切拉诺身边趟了过去,人也擦了过去,但被撞歪的这一下,导致他追球时慢了一丝丝。 就是被马斯切拉诺撞得慢了一丝丝的这点儿时间,就被经验丰富的德米凯利斯抓住机会一个果断地滑铲,将球抢在加德利触球前铲走了。 加德利这位俱乐部的队友、后防巨星,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但却越老越厉害,不仅上个赛季帮助纽伦堡德甲赛季不败夺冠,现在也帮助阿根廷杀进了世界杯决赛。 好歹做了一个赛季的队友,加德利的过人动作他是非常熟悉的,加上丰富的比赛经验,因此能够准确地看准加德利被马斯切拉诺撞了一下的时机,果断下铲,提前将球铲走,化解掉加德利这次突破进攻。 哪怕加德利不突破,在外围远射,也进不了球,因为他碰到的是罗梅罗这个同样如同开了外挂的门神。 本届世界杯,罗梅罗的丢球数比诺伊尔还少,而且阿根廷的整体实力不如德国,球门面临的威胁比德国队多得多。 即使这样,罗梅罗也能在进入淘汰赛后一球未丢,半决赛踢点球大战时更连扑对方两个点球,其直觉、预判、反应、门线移动、扑救能力等等,都达到了巅峰状态,甚至是超常发挥。 第13分钟,加德利在禁区外距离球门约26米的地方接克罗斯的传球打出一脚势大力沉的重炮世界杯,时速超过了100公里/小时,而且角度还比较刁,却还是被罗梅罗一个世界级的扑救,将球托出了横梁。 看台上许多已经站起来准备庆祝进球的德国球迷,不得不又叹息着坐了下去。 而阿根廷球迷,则在逃过一劫的庆幸之后,给罗梅罗的精彩扑救送上了掌声。 随后的角球德国队也没能抢到第一点,被中后卫加雷顶出禁区解了围。 除了后卫和门将个人状态的超常发挥,以及整体配合的默契外,裁判里佐利的偏哨,也让德国队的进攻打得困难重重。 本届世界杯,阿根廷在淘汰赛一球未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防守非常强硬,被称为绞索防守,与大家以往印象中的阿根廷队大相径庭。 这样强硬的绞索式防守,动作肯定比较大,犯规动作比较多,结果这场比赛,第一个吃到黄牌的,却是德国球员、小猪施魏因施泰格。